第16章 打孩子要趁早
“周大娘,这么早就出城啦?”
赶车的老罗正好从城门出来,身后跟着同村的两个婶子,三人提着大包小包,显然是刚采买完。
“是啊,该回家啦。”颜笙笑眯眯地拽着小儿子就往牛车走,完全没给他反驳的机会。
返程路上,周易开板着脸生闷气,全程用后脑勺对着亲娘。
颜笙也乐得清静,正好欣赏沿途的风景。
倒是同车的两个婶子,见周易开模样周正,又热络地提起说亲的事。
可惜说了半天,只得到几个闷闷的“嗯”。
夜幕降临时,母子俩终于回到村里。
周易言和张圆看见颜笙真把三弟带回来了,惊讶得合不拢嘴。
正在灶房忙活的小馨儿蹦蹦跳跳扑过来,可见到小叔时立刻缩回奶奶身后,小声嗫嚅:“小叔......”
周易开嫌弃地扫过家人身上的粗布补丁,扭头冲进自己屋子。
没过三秒又气呼呼地窜出来:“大嫂!我屋里都没收拾,这让我怎么睡啊?”
“我、我这就去收拾......”张圆手足无措地起身。
“等等。”颜笙拦住大儿媳,目光锁定柴房外的竹竿,抄起来就朝小儿子走去。
“娘您拿棍子干嘛?”周易开还没反应过来,小腿就挨了一记,“嗷!怎么真打啊?”
“娘?你这!”周易言看得目瞪口呆。
“这一路我憋够久了!”颜笙舞着竹竿虎虎生风。
经过这些天的调养,她可比刚穿来时的力气大多了,而且她下手很黑,每下都精准抽在他的小腿肚上:“她是你大嫂!要是我不在了,长嫂如母懂不懂?”
周易开抱头鼠窜,惨叫连连:“娘您是中邪了吗?”
从前娘连重话都舍不得说他啊!现在这是干啥啊!
“你大嫂欠你的?摆什么脸色!以前没管你是我的错,从现在起要是管不好你,我就当没生过你!”说话间,竹竿在空中划出呼呼风声。
“您以前不是这样的啊。”周易开哀嚎着满院跑。
“从前是从前,现在是现在!马上给你大嫂道歉!”颜笙拄着竹竿喘粗气。
周易开没了办法,一瘸一拐蹭到张圆面前:“大嫂我错了!真知道错了!”
“没、没事的......”张圆受宠若惊地连连摆手。
这两天婆婆接连为她撑腰,她总觉得像在做梦。
“你的东西都好好收在箱子里,以后自己整理!”颜笙余怒未消地扔下竹竿。
见母亲终于停手,周易开揉着发红的小腿,委屈得直抽鼻子,今天真是倒了大霉!
望着小儿子灰溜溜进屋的背影,颜笙神清气爽地叉起腰:果然教育熊孩子,还是直接上手最痛快!
小叔子前脚刚进家门,张圆就一头扎进了灶房,准备给他做几道拿手好菜。
锅铲正翻飞着,女儿周馨儿像只小蝴蝶似的扑了进来,举着个小银锭子脆生生地喊:“娘!你看阿奶给我什么啦!”
张圆定睛一看,乖乖,足足二两银子!
她手一抖差点把锅铲甩出去:“馨儿,阿奶怎么给你这么多钱?”
小丫头晃着脑袋,辫子一甩一甩的:“阿奶说小叔不听话,气得忘记给我买糖啦。这是买糖钱,让馨儿自己收着哦!”
说着就把银子往张圆手里塞。
买糖用二两?
张圆心里直打鼓,婆婆可是把铜板都攥得紧紧的人。
正要再问,颜笙笑盈盈地掀帘进来,目光在儿媳和孙女打补丁的衣襟上打了个转:“明天去镇上扯几尺布,给你们仨都做两身新衣裳。再给你挑几朵珠花戴戴。”
张圆鼻子一酸,慌忙去擦眼角:“娘......”
“这些年辛苦你了。”颜笙拍拍她肩头,说完赶紧溜出门,再待下去怕是要上演婆媳抱头痛哭的戏码,她可招架不住。
刚踏出院子,小儿子周易开就堵在跟前垮着脸:“娘,您真要我跟着大哥下地干活啊?”
颜笙见此立马切换成慈母模式,眼角的笑纹都堆了起来:“傻孩子,娘哪舍得让你沾泥土?那是哄你回家的由头。镇上的私塾都给你打听好了......”
“可镇上的学堂哪比得了吕员外家?”周易开急得直跺脚。
“是比不了。”颜笙忽然收起笑容,望着暮色叹了口气,“今儿个你太让娘寒心了。要不是梦见你爹说你再不管教要学坏了,我特意跑县里一趟,都不知道疼了十几年的心肝竟成了这般模样。”
见儿子要辩解,她摆摆手打断:“人穷志不穷。往后对你大哥一家好些,娘心里始终亏欠他。等你们兄弟出息了,最该念着的就是撑起这个家的大哥。”
周易开闻言,偷瞄了眼柴房方向,乖乖点头。
他记得小时候常骑在大哥脖子上摘枣子,后来见二哥对大哥爱答不理,娘也总冷着脸,他便有样学样了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