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计划第一步
第23章计划第一步
周二已经迫不及待灌了一大口,顿时瞪圆了眼睛:"嘶,凉飕飕的!大嫂,这真是用那些野灯笼做的?"
他咂摸着嘴里的山楂味,满脸不可思议,"怪了,我平时最讨厌吃酸,这个怎么就停不下来..."
小花捧着碗喝得哧溜响,仰着小脸眼巴巴地问:"大伯娘,还能再要一碗吗?"
"没规矩!"老太太一瞪眼,"这可是要卖钱的!"
转头却压低声音问白歆颜,"这玩意儿...真能卖两文钱一碗?"
孙氏在一旁阴阳怪气:"要我说,这么稀罕的东西,卖三文都算便宜了。"
她巴不得白歆颜卖不出去,好看笑话。
白歆颜心里门清,笑着岔开话题:"大旺,去家里再端些来。"
两个半大小子闻言,撒丫子就跑,生怕被人抢了先。
当周家兄弟抬着满满一盆冰粉回来时,老太太惊得直跺脚:"你们两个讨债鬼,这是要把你大伯娘家搬空啊!"
可看着小孙女亮晶晶的眼神,又忍不住松口:"一人...就再吃一碗。"
白歆颜观察了一下,放红糖水的冰粉似乎更受欢迎,但喜欢酸口的也能接受放山楂,两种口味都行。
等大伙吃完后她才开口道:“先卖两文钱试试看,明早要去镇上,我就先回去忙活了。”
到家之后的白歆颜直接坐到了油灯下,手指蘸着水在桌面上写写画画。
半斤假酸浆能出二十斤冰粉,切成小块能装八十碗......她越算眼睛越亮。
按两文钱一碗算,剩下的四斤多假酸浆能赚一两多银子!
"娘,您歇会儿吧。"刘娟娟递来一碗温水,"这账算得我眼都花了。"
白歆颜笑着接过碗:"傻孩子,这可是大买卖。若是卖得好,顶得上别人半年的收成呢!"
屋外传来周铁牛劈柴的声音,周铁蛋正小心翼翼地把凝固好的冰粉装进木桶。
几个孩子虽然困得直打哈欠,却都干劲十足。
与此同时,兴发村的祠堂里却吵翻了天。油灯将人影拉得老长,映在斑驳的墙上。
"凭啥我家要出两个人?"一个精瘦汉子拍案而起,"我家的地在村口,水引过来第一个就浇到!"
"放屁!"对面一个络腮胡大汉唾沫横飞,"要我说就该按人头摊!我家六口人就出一个劳力,公平得很!"
里正气得直拍桌子:"都给我住口!人家长流村三天就挖通了沟渠,咱们村再吵下去,稻子都要旱死了!"
角落里,王老汉悄悄捅了捅儿子:"看见没?这就是不齐心。咱们明儿个偷偷去长流村取取经......"
夜色渐深,长流村这边,白歆颜终于吹灭了油灯。
她望着窗外繁星,嘴角微微上扬,明天,就是检验这第一桶金的时候了。
而兴发村的争吵声,直到东方泛白才渐渐停歇。
次日,清晨的第一声鸡鸣刚响起,白歆颜就睁开了眼睛。
她一动作,床上的三个小子立刻跟着醒了。
"娘,带我去镇上吧!"周狗剩揉着眼睛,声音还带着睡意。
周铁头也一骨碌爬起来:"我力气大,能帮娘背东西!"
白歆颜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,狠了狠心:"今天只带老大和老三去。"
她故意选了最憨厚的铁头,这样待会从空间取东西时才不容易露馅。
村口的牛车空荡荡的。
这年头谁舍得花一文钱坐车?走一个时辰就能省下买馒头的钱呢。
"铁牛娘这是去做买卖?"赶车的周程随口问道。
"试试看能不能卖点小吃食。"白歆颜坦然回答,她正要把生意做大,没必要遮遮掩掩。
牛车比想象的快了很多,来仓镇今天也比往常热闹。
街边的叫卖声此起彼伏:"新鲜出炉的肉包子!""糖葫芦嘞——"
只可惜好位置都被占完了。
白歆颜当机立断:"铁头看东西,铁牛去借桌子,我去买碗。"
杂货铺里,掌柜见她一身补丁,爱答不理地报价:"好碗三十五文一个。"
白歆颜转身就走。
拐进小巷后,她打开商城,精心挑选了一套绘着粉梅的白瓷碗,比杂货铺的便宜多了,看着还更精美。
抱着碗回到摊位时,两个儿子已经借来了桌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