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整理行囊上考场
她还特意去五房感谢李氏赠书,表示要参加考试。
李氏劝她别急,她却反驳道:"叔祖母,一寸光阴一寸金。我现在浪费一点时间都是对自己前途的不负责,我想试一试。"
李氏只好看着她叹了口气,“那就去试一试,考不上也没关系,兆远书院不是科考,这次没考上,再过三月又能考,你莫要给自己太大压力。”
考试这天,杨氏和三个姐姐坐立不安,比陈芷这个正主还紧张。
"又不是科举,至于吗?"陈芷故意逗她们,"等我真去考秀才时,你们怕是要急得整宿睡不着了。"
一旁的三娘小声嘀咕:"我们昨晚就没合眼!你还在这打趣。"
"三姐放心,你弟弟我天资聪颖,读书就跟玩儿似的。"陈芷插科打诨几句,总算冲淡了屋里凝重的气氛。
而此时的杨氏心情复杂极了,她既盼着陈芷考上,又害怕她考上。
考上书院,就意味着陈芷真要走上科举这条路,日后步步惊心,稍有不慎,女儿身的秘密就可能暴露。
可若考不上,这两个月来,陈芷起早贪黑读书的样子她都看在眼里,假儿子若连书院都进不去,岂不是永远低人一等?
杨氏还在纠结,陈芷已整好衣冠出了门。
兆远书院由陈氏族学扩建而来,原本建在城南,后来陈六老爷嫌地方小,干脆迁到了城北郊外。
远离喧嚣,倒是个读书的好地方。
陈家后门有条小河直通书院,坐船比走路快得多。
河面上小船往来,陈芷却放弃了叫"水上出租"的念头,无他,怕翻。
既然坐轿怕颠,乘车怕翻,最后她决定走着去!全当锻炼身体了。
刚出门,街坊们就热情地打招呼。
这两个多月来,每天天不亮,陈家阁楼的读书声就准时响起,风雨无阻。
木杨巷的邻居们都被这小郎君的刻苦打动,纷纷送上祝福。
陈芷笑着回应:"定不负各位期望!"
话音刚落,身后又传来嘚嘚的马蹄声。
阴魂不散的燕少爷骑在马上,居高临下地嘲笑:"连车钱都掏不起?十几里路呢,等你走到,考试早结束了!"
陈芷头都没回,任由他骑着马跟在后面嘚啵嘚。
兆远书院建在一座小丘上,青山环抱,绿水绕行,景致极佳。
这座书院耗费了陈氏两万两银子,加上县里其他士绅的捐赠,足足花了三年才建成。
不仅环境清幽,教学水平更是一流,引得无数有志科举的学子趋之若鹜。
每季入学考试这天,书院门口总是人山人海。
陈芷走得气喘吁吁,远远望见书院大门和等候的考生,终于松了口气,总算能甩掉那个烦人的燕少爷了!她忍不住扬起嘴角,故意提高声音:
"多谢燕少爷一路护送,下次不必这般热情,咱们就此别过吧!"
什么?
这黄脸小子竟敢把他当护卫!
燕少爷瞬间炸毛,正要追上去算账,几个同窗策马而来,远远喊道:
"燕三,今日书院考试,也是咱们的季假,你不回府城快活,在这儿干嘛?"
"咋,你亲戚!"
燕三冷笑:"我可没这种亲戚,这是陈尚的堂弟!"
陈尚的堂弟?
同窗们一愣,随即哄笑起来:"县里都传你和陈尚欺负人家,你还敢凑上去?"
燕三黑了脸,懒得理会他们的调侃。
抬眼望去,陈芷正被一个仆妇拦着,对方硬要塞给她一个食盒,却被坚决拒绝。
他翻身下马,朝书院门口走去,看得真切些。
原来是陈家二房派来送补品的仆妇。
二房这是怕了陈芷?竟如此低声下气讨好?
那仆妇絮絮叨叨转达着二房长辈的"关怀",陈芷却油盐不进,自顾自从怀里掏出点心慢慢吃着。
那食盒半开,香气四溢,周围考生直咽口水,她却眼皮都不抬一下。
众人看她的眼神像在看傻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