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章
第40章
郑逸宁一字一句的说道:“大明末期,崇祯皇帝从兄长手中接过早已千疮百孔的大明江山。”
“此时的大明,东有皇太极的满清八旗虎视眈眈,西有李自成、张自忠等人的农民军星火燎原,南有郑芝龙的海商集团割据一方,北面还有蒙丹汗的蒙古铁骑,伺机而动!”
“大明竟有这么多的内忧外患?!”
朱元璋觉得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,自从他登基后,从来不主动去攻打周边的国家,但是现在看来,在大明后期,竟然有不少国家来攻打了大明?
那他这些年友好邻邦的意义是什么?
朱元璋内心升腾起了一股怒火:“蛮夷到底是蛮夷!我大明自开国以来,一直和邻邦交好。”
“怎知我大明穷弱之时,他们居然敢犯中原!”
“朕若是再年轻个几岁,定御驾亲征,将这些人通通杀尽!”
与此同时,朱由检和太监王承恩站在煤山之上,眺望着已经被攻陷的大明城池,眼角含泪,正抽泣着。
“承恩啊,朕,愧对大明先祖!”
“朕,愧对这两百多年的大明江山!”
朱由检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跳,将脚下的土地都浸湿了。
“朕……是个昏君嘛?”
“陛下,您不是昏君,是李自成他们这些反贼,是他们这些反贼作乱啊!”
王承恩站在朱由检身后:“陛下自从登基后,每天起来都是精神颓废,可无论是早朝,还是批阅奏折时,您都是勤勉自持,从来没有因为个人的情绪,而荒废了国事啊。”
“老奴恳请陛下,可千万不要妄自菲薄……”
王晨恩泪眼婆娑,仿佛心都要碎了。
朱由检苦笑一声:“可是,朕就算这么努力了,还是没能把大明的江山救回来啊。”
“朕看起来,好像什么都为大明的百姓做了,可又好像,什么都没有做,反倒让百姓们更加厌恶朕。”
“否则,为什么那么多农民,都要反朕呢?”
“因为朕,没有让他们吃得饱饭,穿得暖衣,朕……是无德之君啊!”
朱由检的眼眶被泪水充斥,看着面前的大明江山,眼中已是泪汪汪的一片,只见得些许楼阁。
郑逸宁和朱元璋见到面前的这一幕,都已经暂时结束了对话。
郑逸宁也是第一次见到朱由检,他颇为好奇,这到底是怎样一个皇帝?
朱元璋始终目不转睛的看着朱由检,眼眶中亦微微泛红,不知道在想着些什么。
一阵风袭过,吹起朱由检的白发,朱由检年仅33岁的脸上满是憔悴的褶纹。
他眼中的泪仿佛都流干了,竟隐隐的渗出血丝。
他抬头望天,忽然“砰!”的一声,跪倒在地,大喊道:“先祖,先祖!”
“后世晚辈朱由检,愧对先祖,愧对大明!!!”
朱由检面向地面,把头重重的磕了下去。
每抬一次头,他额头上被小石头刻出来的石头印,便更深了一分。
煤山之上,响起了一阵又一阵,“咚咚”的声音。
“磕头有用的话,还要手脚和骨气做什么啊!”
朱元璋在应天殿中放声怒斥,他觉得这个后世实在是太不争气了。
“既然是我朱元璋的后人,哪怕是不会武艺,也要能有上阵杀敌的勇气!”
“剑呢,你的剑呢!”
朱元璋恨铁不成钢:“我大明男儿要是都像你这样,碰到绝境就自尽,那谁还会去杀敌?”
“我朱元璋的后人,就算是死,也要死在杀敌的路上!”
朱元璋气得咬牙切齿,额上青筋暴起,只可惜,朱由检听不到他这些话。
“唉!这后世,不争啊!”
朱元璋把剑重重摔在了地上,剑在地上弹了一会之后,躺在了他的脚下。
郑逸宁面向朱元璋,说道:“陛下不必过于动怒,崇祯皇帝也只是选择了他认为能够不失气节的死法。”
“他吊死煤山之后,身上还挂着“尸体任贼人分尸,勿伤百姓一人”的字眼。”
“想必,崇祯皇帝是想要用这样的方式,来保护大明百姓。”
盛怒之下的朱元璋,脸色这才好转了一些。
他叹了口气,想起了刚才郑逸宁给他分析过的话。
那时候的大明,跟现在的不同,现在的大明强盛,所以邻国纵然不服,也不敢有任何异心。
可根据郑逸宁所说,我这个后世朱由检,面对的是千疮百孔的大明,四面八方都有强敌,就算他有心,也没有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。
也许,他真的只是如郑逸宁所说,选择了一个自己认为又能够保全大明天子颜面,又能够保护百姓的死法吧……
朱元璋深呼吸了一会,鼻间重重的呼出一口气,和郑逸宁一起,看向了那一个仍然在不断叩首的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