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昭江楼
直到这时,颜笙才注意到小儿子这身行头,料子比家里带来的精细不少,连鞋面都一尘不染,显然是在吕家新添置的。
“今晚昭江楼有约?”颜笙凑近小儿子的耳边,悄声说道。
“您怎么知道?”周易开脱口而出,对上母亲的眼神才慌忙改口:“都是吕公子非要拉着我去!我是他的陪读,实在推脱不了呀!”
“收拾东西,跟我回家。”颜笙言简意赅。
这孩子来吕家当陪读不到一年,性子越发浮躁,当务之急是先把人带离这个环境。
“家里出事了?”周易开垮下脸,满脑子都是即将错过的花魁之约。
“没事。就是不想让你继续当这个陪读了。”见儿子瞬间变脸,颜笙直接起身:“带我去见吕老爷。”
“为什么啊?今天真不是您想的那样!”
“我现在使唤不动你了?”颜笙声音又沉了三分。
见母亲动怒,周易开顿时不敢出声。
吕老爷挺着圆润的肚腩,笑得像个弥勒佛。
听说周家要带儿子回去,他惋惜地搓着手:“皓儿最中意易开这个伴读了。周大嫂若是觉得月银不够,咱们可以再商量。”
听到月银二字,周易开急忙帮腔:“娘,在这儿既能读书又长见识,吕家待我极好,儿子想留下求学。”
还在演是吧?
颜笙面上慈爱地摸摸儿子的脑袋,转头对吕老爷叹气:“实在是家里农活忙不过来。大儿媳快临盆了,老二在平津书院备考,全家的指望都在他身上。就想着让易开回去搭把手。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吕老爷了然点头,“读书人更要懂得孝道。这样,我多给半年月银,就当是给易开践个行。”
“谢老爷厚待。”颜笙从容行礼。
半年月银?这吕家果然阔气。
回到住处,周易开急得直跺脚:“娘!我不愿像大哥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!这儿吃穿用度都是顶好的,回去干啥......”
“不回去就是不守孝道,忤逆娘亲,吕家也不会留你。”
“娘!”周易开扯着母亲衣袖撒娇,这招向来管用。
颜笙摸着下巴琢磨起来。
眼瞅着她似乎有些动摇,周易开心里刚燃起希望的小火苗,就听见她喃喃自语:"哎呀,刚才是不是该跟吕老爷提一嘴昭江楼的事儿?"
周易开立马蔫了,气鼓鼓地收拾起包袱。
颜笙前脚刚迈出吕家大门,周易开就恋恋不舍地回头张望那气派的宅院。
这一看不要紧,刚拐过街角,这小子居然把包袱往颜笙身上一甩!
虽然不疼,颜笙还是被唬了一跳。
看着小儿子那怨气冲天的眼神,她不由蹙眉。
"我不回家!我就要待在吕家!"周易开梗着脖子嚷嚷。
这才在吕家待了多久,就被带歪成这样?
颜笙记得一年前这孩子还挺乖巧的。
她也不动气,轻飘飘甩出一句:"那去衙门吧。"
周易开正后悔自己冲动扔包袱的举动,听到这话更慌了:"去衙门做什么?"
"给你两个选择:要么断绝母子关系,要么改姓。"
少年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家娘亲。
颜笙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:少管一个孩子多轻松!虽说现在用的是原主的身体,但这小子既然是她名义上的儿子,被这么对待还是很不爽。
"周小公子,您怎么还在这儿磨蹭呀?"吕家小厮气喘吁吁地跑来,"公子都等您老半天了。"
好家伙,都叫上周小公子了?
颜笙冷眼瞧着,这声称呼让小儿子的腰板瞬间挺得笔直,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,虚荣心简直要溢出来了。
"周大娘还在啊?公子在茶楼品茶,让周小公子快些过去。"小厮赶紧把"昭江楼"改口成"茶楼"。
"劳烦转告吕公子,易开不再担任他的伴读了。"颜笙语气平淡。
小厮当场愣住。
"娘,就让我去最后一次吧?"周易开央求道,心里盘算着吕皓出手阔绰,临走前还能捞笔零花钱。
"除了刚才两个选择,现在多一个,立刻跟我回家。"
颜笙巴不得他选前两个,这样以后惹出什么祸事,也牵连不到周家,准确说是牵连不到她。
最终周易开还是不情不愿地跟着出了城。
断绝关系或改姓毕竟是大逆不道的事,他还没这个胆量。
城门外茶棚里,南来北往的客人正喝着粗茶闲聊。
牛车停在不远处,车夫老罗想必是付了几个铜板请店家照看,自己溜进城快活了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