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,
黄成检见魏忠贤不出声,他便硬着头皮站了出来。
“陛下圣明,以臣之见,这些折子不过是试探罢了。”
“一旦开了口子,以后举荐的折子必将如雪花一般纷沓而至!”
“可若全部否决,传出去后,会显的朝廷无容人之量!”
“所以,臣以为,可驳回大半,允一小半,给他们一些无关紧要的职位。”
朱由校却摇头笑道:“不不不!朕不但要允,而且还要全部应允!”
“明发旨意,就说这些老臣赋闲矣,难免对政事生疏了些。”
“先召他们进京,具体的官职,待朕考校过后,再行分配!”
处理完了折子,让黄成检下去拟旨,朱由校让人去取来膳食填肚子,准备稍后去东厂看看徐凤源他们进行到什么程度了。
但就在他吃饭的功夫,一个小太监悄悄进到殿内,将一份图塞给了魏忠贤,并低语了几句。
等小太监走后,魏忠贤便满脸大喜的凑了过来。
“皇上,您昨天让老奴查的事情有眉目了。”
说着,他把那小太监送过来的图平摊在朱由校面前。
图上,正是昨天朱由校问起的燧石矿,就在蓟镇附近,大概是后世迁西的位置!
“皇上,工部那边说了,这一处燧石矿,正如您说的那样,里面夹杂了大量的粘土!”
“且这种和燧石伴生出来的粘土,和寻常粘土大不相同,不止如此,矿脉中还伴有铁矿、云母等物。”
朱由校大喜,燧石伴生粘土,还有铁矿和云母,这矿里,极有可能出产锰矿!
只不过对于锰矿的冶炼,他所知甚少,仅有的一些知识,也是上学时学过的一些方程式。
据他所知,纯锰的熔点为1224度,而这种锰土中的成份多为氧化锰,其熔点在1650度,以现在冶铁的水平来说,完全可以将其提炼出来。
虽然纯度可能达不到后世的水平,不过完全能凑合着用了。
他当即下令道:“立刻派人前往蓟州!朕要那矿里的粘土!”
说完,就继续端起碗来扒饭。
可令他意外的是,饭吃了两口,抬头一看,魏忠贤这老货竟然还在旁边站着!
“狗东西,不去传令,还站在儿干什么?”
却见魏忠贤笑着,掏出一个布包放在了桌上,打开之后,里面赫然是一块拳头大小的黑色土块。
“皇上息怒,刚刚那小皮猴子过来送图的时候,顺便还给了老奴这个。”
“说是从工部那边带过来的小样!”
朱由校:???
“这是燧石矿里的粘土?”
魏忠贤道:“正是燧石矿里的粘土,而且工部那边还有不少,说是这东西能当颜料用。”
朱由校一巴掌拍在自己脑门上。
华夏对于锰的利用,最早都能追溯到新石器时代,那时的人就已经开始把猛土当做颜料了,自己竟然把这事儿给忘了!
“走,去东厂!”
魏忠贤见状,连忙收起那块锰土,一路小跑追了上来。
东厂的那间院子里,已经是火热朝天的景象。
徐凤源一早就带着工匠们开始忙活起来,对昨天做出来的泥模进行检查和修补。
一进院子,朱由校便向徐凤源大笑着喊道。
“徐师傅,先别忙,赶紧看看朕带什么来了!”
魏忠贤连忙把锰土取出来:“徐大人快看,这就是皇上昨天让咱家找的东西,已经找到了!”
徐凤源把那锰土拿在手里,左右掂量了一阵:“陛下,这不就是块黑彩土么?”
朱由校走到那铁匠炉边,指着徐凤源手里的锰土道:“徐师傅,昨天朕可是说过,这东西里面有一种前所未知的金属!”
“一旦提炼出来,将其加入铁料中,足以让寻常钢铁变的更加坚硬无比,就连百炼精钢都能用它来进行削切!”
“陛下说的都是真的?”
朱由校点头肯定:“比真金还真!有了这东西,以后对铁器的加工 ,便多了一种方式!”
徐凤源直接喊停了其余工匠,开始准备坩锅等一应器具。
单单这点儿锰土是远远不够的,又让魏忠贤派人去工部再取。
炉子经过一天一夜的烘烤,其中有瑕疵的位置也经过了修补,现在已经可以投入使用。
石墨制成的坩锅放在炉口,徐凤源亲自把猛土投入进去。
两个工匠合力拉动风箱,炉子里的火舌瞬间窜出来一尺多高,将整个坩锅包裹在内。
不到一柱香的功夫,那钳锅底部便被烧成了红色,锅内的锰土也渐渐发生了变化。
其中的一部分杂质,在高温下开始燃烧。
此刻的炉子还是敞口的,但在徐凤源往坩锅里加了两块铁锭后,就让人把重达数百斤的罩子吊起来盖了上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