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,
朱由校赏完了魏忠贤,指着那一堆工具向徐凤源和工匠们问道。
“如何,这些东西可还堪用?”
徐凤源不是铁匠,但他却懂,和工匠们讨论了一番后,一致认为魏忠贤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。
保密的事情不需要朱由校去强调,该说的徐凤源和他们都已经说过了,而且这里是东厂,进来之前,他们也都清楚事情的严重性。
确认工具能用之后,工匠们便开始动手。
工匠们取出硫磺,将其涂在木棒上,又取来火石相互摩擦。
直到这时,朱由校才发现,这东西和火柴还是有区别的!
那就是硫横和火石摩擦后,起火率并不高!
擦上十次八次,才会偶尔成功一次。
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!
“徐师傅,这法子不行啊!”
他有些失望的看向徐天启。
徐凤源很干脆,见代烛的法子朱由校不满意,便索性让人回他家中搬了大量的古籍回来。
这些古籍中,不止包含了冶炼和火药方面的,还有一部分是道家的书籍,甚至还有医书!
朱由校见状,便悄悄的离开了院子,这种事情,靠的是灵光一闪。
可他左脚刚迈出院子,身后就传来了徐凤源的声音。
“燧石!”
“陛下,可以试试燧石!”
朱由校连忙转身,回到院子里,向魏忠贤命令道。
“愣着干什么,赶紧找燧石去!”
他不确定徐凤源说的这法子是否有用,但至少是一个难得的方案。
魏忠贤的动作很快,没多久就让人从工部弄来了一整箱的燧石。
看到这些燧石,朱由校拿起一块,向魏忠贤道:“派人去问清楚,这些燧石矿是从哪里来的!”
“如果是从石头里采出来的便罢,若是从土里刨出来的,立刻来报!”
魏忠贤不明所以,连忙让人去照办。
徐凤源见状好奇的问了一句:“陛下这是为何?”
朱由校哈哈一笑:“徐师傅不知道吧,这和燧石共生的粘土可是好东西!”
“那些粘土里,含有一种咱们现在还没利用过的矿物,若是将其加在铁器里,能够大大提高铁器的韧性和硬度!”
“若是配比合适,就算削铁如泥也不在话下!”
试验的方法倒是简单,将这些颗料,粘在石板上,再取一根铁棒,上面用胶粘上铁屑和火药。
待胶干后,用铁棒在石板上用力一划。
“嚓!”
粗糙的铁屑和燧石颗料摩擦,瞬间便产生了四溅的火花,夹杂在铁屑里面的火药颗粒也在同一时间被引燃!
“成了!”
朱由校和徐凤源同时惊呼出声。
旁边的匠人们,也都欢呼雀跃起来。
“快,把这些燧石全都处理了,在泥模阴干之前,要做好充足的准备!!”
匠人里,一个年纪稍长的,最先回过神来,指挥其他工匠继续干活
次日,如往常一样,他早早的来到乾清宫中处理奏折。
朱由校看完一封奏折,就把折子丢魏忠贤,说明自己的意见,由魏忠贤代笔。
但当又一封奏折打开后,朱由校刚看了个开头,眉头就皱在了一起。
这是南京吏部尚书发来的折子,请求起复钱岑直。
随手把折子扔给魏忠贤。
“准奏,营邸的知县不是刚被李自成弄死么,让他过去接任!”
魏忠贤闻言一愣,然后便得意的差点笑出猪叫声。
“皇上圣明!”
他摇头晃脑,说着还翘起了兰花指。
朱由校见状瞬间恶心的不行,瞪了他一眼后,又拿起了后面的折子。
又是一封举荐的折子!
只不过,这折子里举荐的是原礼部侍郎温信仁。
在原本的历史上,崇祯在位十七年,足足换了十九个首辅,温信仁便是做的时间最长的那个!
这是个能人啊!
朱由校便将奏折丢到魏忠贤面前道:“把温信仁调回京师,先入内阁听政!”
“是!”
朱由校起初还没感觉有什么异常,但连着十几封全是举荐起复的折子,他再怎么迟钝也看也问题来了。
“这些人,都是什么身份!”
他皱眉放下折子,回头看向魏忠贤问道。
魏忠贤连忙重新将批过的折子打开,对着上面的人名一一复核,片刻之后,他的表情也变的凝重起来。
“陛下,这些人中,除了温信仁外,全是之前被罢黜的东林党人!”
朱由校闻言笑了。
“这帮子祸国殃民的玩意儿,还真真是好算计啊!”
“见朝中多了空缺,就一个个全跳出来了!”
“怎么着,还想给朕再来个众正盈朝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