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典藏华夏:开局对话李世民

第54章

  第54章

  “朱祁镇被俘虏之后,受到了瓦剌也先的优待,被瓦剌人认为是奇货可居,他们利用朱祁镇,利用了大明将士已经不能全心抗敌的弱点,杀到了京师城下!”

  朱元璋眼中一片血红,好像是充血了一般,冲到郑逸宁面前,双手搭在了郑逸宁肩膀上。

  “后来呢?后来怎么样了?!”

  “京师守住了嘛?”

  “大明不会像唐朝那样,出了个别的国号吧?”

  郑逸宁回道:“京师守住了,因为那个时候的大明,出了一个不世奇才。”

  “谁?”

  朱元璋眼中,终于闪出了一丝精光,变得稍微有了些精神。

  “大明朝的兵部尚书,于谦,于少保!”

  “此人,用一生诠释了自己十七岁写下的诗!”

  “诗?”

  朱元璋面露不解。

  郑逸宁漫步在大殿中,声音抑扬顿挫,字字铿锵有力,响彻在朱元璋和亿万观众耳畔!

  “千锤万凿出深山----”

  “烈火焚烧若等闲!”

  ”粉身碎骨浑不怕!”

  “要留清白在人间!”

  话音落下,朱元璋震撼不已,亿万观众虽然心中早已猜到,但当听到这首诗时,依然热血沸腾!

  这一刻,所有人炸锅了!!!

  “于谦,于少保啊,没有他,就没有大明之后的两百年!”

  “只可惜于少保最后的下场太惨了,被朱祁镇复辟之后处死,他真的是用一生诠释了石灰吟!”

  许多的观众还没看到于谦,便已经眼中泛红,泪花闪烁。

  应天殿上。

  朱元璋沉浸在石灰吟中,在大殿上踱步着。

  他转身,看向郑逸宁:“于少保,是如何救得大明?”

  朱元璋似乎从石灰吟中,了解了于谦,还没听说过于谦的事迹,便已认可了他为大明于少保。

  郑逸宁郑重庄严道:“在瓦剌骑兵即将包围京师之时,京师只剩下部分守城士兵,许多大臣们建议迁都……”

  伴随着他的声音落下,时空之镜上,出现了一个新场景。

  气势恢宏的大殿上,站着京师的所有六品以上官员。

  一个看起来有些忧心忡忡的皇帝,坐在皇位上,如坐针毡。

  “朱祁镇不是被俘虏了么?”

  朱元璋已经不屑称呼朱祁镇为自己的后世了。

  就当老朱家没有这个不肖子孙!

  “这是明代宗,朱祁钰,是被于谦以‘社稷为重,君为轻’拥护上去的。”

  朱元璋没有多大反应,甚至还觉得,这是理所应当。

  郑逸宁继续道:

  “当时的朱祁镇苟活在瓦剌军中,成了瓦剌兵在大明肆无忌惮的工具,在京师保卫战中,瓦剌人甚至把他带到了阵前,使明军士气深受影响,在朱祁镇以前,除了身体不好的明仁宗之外,每一个皇帝都曾御驾亲征,和将士同生共死。”

  “可是,将士们从来没有想过,有一天,自己的皇帝竟然会被俘虏,他们不是不愿意去救,他们也愿意为了自己的皇帝,和敌人血战到底!”

  “可是!他们没有想到,自己的皇帝在被俘虏之后,竟然还任由敌人押着自己到京师城下,来威胁自己的江山和子民!”

  话音落下。

  时空之镜上的画面,动了。

  “陛下,京师的部队本就不多,再加上太上皇还在敌人手里,将士们根本放不开手,不如南迁吧……”

  “是啊,等瓦剌骑兵打进来的话,朝廷就完了,不如趁现在赶紧迁都!”

  “如今瓦剌骑兵气势正盛,京师的部队没有胜算的……”

  朝堂上,不少文官都站出来,希望朱祁钰下令迁都。

  武将们一言不发,他们不想迁都,可是他们看不到希望。

  他们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去解决这场危机!

  敢战的武将,只有几个。

  不主张迁都的文臣,也就那么几个。

  就在大家都僵持不下的时候。

  已经五十二岁的于谦,站了出来:“陛下,不可迁都,否则大明与弱宋何异?!”

  “难道要现在的大明和以前的弱宋一样,受到后世子孙的耻笑嘛?!”

  “大明不缺能征善战的将领,缺的是战心,是朝廷死守京师的决心!”

  “大明的将士不怕死,大明的文官也不畏死,无非就是人头落地,死又何惧?!”

  于谦站在朝堂中间,虎视殿上群臣。

  他先是看了看文臣,冷然道:“各位,你们的家眷妻女,是可以跟着你们一起撤离,你们是可以高居庙堂,远离纷争!”

  “但是你们不觉得羞耻嘛,你们可有想过那些普通百姓,他们的妻儿子女?”

  “你们都是朝廷命官,或出于世家,或出于民间,既然享受了这个位置的所有荣耀,就应该承担这份职责!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