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太宗问罪
第3章太宗问罪
这一刻的唐太宗,周身气势勃发,宛如下山的猛虎般,择人而噬!
就连屏幕之外的大部分观众都吓了一跳,忍不住后退少许。
毕竟他可是李世民!
自古能军,无出其之右者。
这是我朝太祖给他的评价!足以说明他的惊才绝艳。
更何况一统天下后,又养了几十年的帝王之气,威严十足。
这一声怒吼,只怕比虎吼还要令人震撼。
“陛下,古往今来,哪个朝代的开国之君不是惊才绝艳?但是又有哪个朝代长盛不衰,盛世永存?”
“不都是开国帝王打江山,留给后世子孙败家的吗?”
“陛下的大唐虽然幅员辽阔,威望空前。但是和当年始皇帝覆灭六国,一统天下比起来,也就在伯仲之间而已。”
“既然大秦都能二世而亡,那么大唐又为什么不行呢?”
听闻此言,李世民眉头紧皱。
“就算不和秦朝比,昔年汉高祖刘邦开创的大汉在历朝历代中算是时间久的了,足足经历了近四百年。”
“但这也经历过光武中兴,分为了西汉和东汉。”
“而且还先后诞生了高祖刘邦,武帝刘彻,光武帝刘秀,以及昭烈帝刘备等杰出帝王,陛下真的有信心,大唐的寿命能超越四百年的大汉吗?”
此言一出,紫宸殿内便陷入了良久的沉默。
他李世民不是只知道行军打仗的武夫,正相反,除了兵书以外,他还饱读史书!
所以他知道,眼前的年轻人说的是对的。
这一刻,李世民看向郑逸宁的目光有些凝重。
“那你从一千四百年后穿梭而来见朕,所为何事?”
“只为三件事!”
“论帝王功过!”
“评千古一帝!”
“见大唐盛世!”
“如何论朕之功过?你且说说!”说这句话的时候,李世民的眼睛再度微微眯起。
“帝王功过,当朝人自然没有资格评论。”
“毕竟功也好,过也罢。都需要时间来检验!”
“所以我说,只有后世人,才有资格评价前人!”
“当然,后世人毕竟只是后世人,没有和前人生活在一样的朝代,经历一样的人生。”
“我们只能从浩如烟海的史书中找寻关于前人的只言片语,从而尽可能公正地还原前人功过。”
“所以,哪怕再公允的评价,也是有失偏颇的。”
此言一出,李世民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。
此人一共就说了两点,却句句在理,即使他有心刁难,也毫无纰漏可寻。
于是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,愈加重视。
“那你们后世,又是如何评价朕的?且说来听听。”
“既然如此,那晚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。”
“后世史学家认为,陛下您之一生,共有三大过错!”
“这第一点,便是荒淫无道,不顾伦理,抢占嫂嫂!”
这话一说,但凡是个正常人,脸上都会有些挂不住。
毕竟不顾伦理不管哪朝哪代,都是不能放到台面上来说的事。
现在郑逸宁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,无疑是有点揭人老底的感觉了。
而此刻,直播间更是被郑逸宁的这一个问题直接点燃。
“我的天,上来就这么劲爆的吗?”
“妈耶,原来古人玩的这么变态,要是拍成动作片,肯定爆火。”
可谁知,此刻的李世民却依旧古井无波,仿佛没听见郑逸宁的话一般。
良久之后,才开口道:“如果这就是后世之人编排我的原因,我倒是有些看不起这些史学家了。”
“你们啊,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罢了。”
“当年我刚刚登基不久,帝位不稳。”
“而当时国内除了皇族以外,还有五大世家,郑家就是其中之一!”
“只不过他们当初选择的是我大哥,谁承想到头来却是我登基继位了。”
“这样一来,他们的如意算盘打空,自然是会诚惶诚恐,寻求破局之法。”
“最大的可能,就是造反!”
“但其实,我压根没打算动他们。”
“只是这话说出去没人信,无奈之下,我只能娶了郑氏,向他们传达善意,以稳固天下!”
“二来,我们陇西李氏,自古以来就有胡人的传统。”
“父亲和兄长死了,作为儿子和弟弟,是可以继承他们的妻子的。”
“也许你会觉得荒唐,但这是当年五胡乱华留下来的弊端。”
“很多汉人的血脉已经不纯正了,我们李氏同样如此。”
“所以说,我此举只是遵从古制,何错之有?”
李世民这一番话说完,直播间顿时陷入了长久的寂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