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典藏华夏:开局对话李世民

第81章

  第81章

  岳飞苦笑:“如果可以,岳某何尝不想不出淤泥呢?”

  “可是百姓苦,山河苦,家苦,国苦啊!”

  “岳某唯有挺直腰杆,希望能够让大家少苦一些,希望后世之人在提起我们大宋的时候,能够说一声,大宋,其实没有那么不堪……”

  “可惜,最终,一人出淤泥,终成异类……”

  “先辈,其实很多事情,出淤泥而不染,并非过错。”

  “我们华夏民族,正是因为有一个又一个如您一般的人物,才可以欣欣向荣,越来越好的。”

  “此言,当真?”

  岳飞发现,眼前这个后世,总是可以语出惊人,说出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东西。

  他既期待,又有些怀疑的看向郑逸宁:“你为何,如此说?”

  “先辈,请看!”

  郑逸宁的手横空一挥,漫天雪夜之中,时空之镜撕裂出一道金光围绕的空间画面。

  上面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类似快闪的画面。

  “你真的要回去吗,现在华夏一无所有,你回去的话,也起不了什么作用的,甚至连饭都吃不饱。”

  “你所学的东西,只有在现在这个国家,才能更大的发挥出来,你才能更加富裕你生活,丰富你的学识……”

  画面中,异国他乡,几个青年相互交流道。

  “我必须回去,现在祖国正是用人之际,但凡有一个良知的华夏人,这时候都应该回到自己的祖国,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!”

  被拦着的那个青年,看着拦他的华夏人说道:“这不是能不能有所贡献的问题,这是我们作为华夏儿女的态度!”

  “今天因为我的回去,明天可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华夏人,回到我们的祖国!”

  “我就是要现在回到我的祖国,哪怕我的留学之旅到此为止!”

  “哪怕有一天炮弹落在华夏,砸在我的头上,终结我的一生,我也义无反顾!”

  青年人愤然登上了一艘前往东方的轮船。

  他的伙伴们看向他,久久无言。

  “这是华夏后世在最艰难,百废待兴,甚至连百姓们饭都吃不饱的时候,从异国他乡回到华夏的学子,因为他的起航,让一个又一个有良知的学者,踏上了回国的轮船。”

  郑逸宁在岳飞的耳边解释道:“为了回到自己的国家,他们中很多人都曾受到各种非人的排挤和非议,甚至还有的国家要囚禁他们,在之后对华夏有很多贡献的归来学子中,都或多或少的,遭到过异国人的囚禁,和一些同窗们的不理解。”

  “但他们依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!”

  “当华夏山河破碎,百姓们连饭都吃不起,还时刻被别国用各种强大的武器威胁时,一个又一个学成的学子,从别国归来。”

  “他们抛弃了别国所谓的襁褓,抛弃了所谓的高官厚禄,毅然回到华夏。”

  “随之而来的非议,就是一堆外国人以为他们傻,甚至连一些同样作为留学同窗的同胞们,都认为不值当。”

  郑逸宁的一句又一句话,响彻在风波亭,和国内外所有观众的耳畔。

  岳飞听到这些话,既心疼,又含泪地点头:“那些归来的学子,真是华夏的好儿郎!”

  “是的,所以先辈无需妄自菲薄,正如那一个又一个面对着非议,毅然决然坚守本心的人一般,您用自己的行动,告诉了后世,什么是精忠报国,什么,又是家国与山河。”

  “也许您所处的时代并不明白您的苦心,但天日昭昭----”

  “您的精神,千古永流传。”

  郑逸宁十分尊敬的看着岳飞。

  岳飞嘴角咧开,嘴唇上还有伤痕破裂流下的鲜血,那是被严刑打烂的。

  数年征战,他的身上早已有数不清的旧伤。

  如今新伤,却是比旧伤,还要令人痛上无数倍。

  上阵杀敌,人可以忘记疼痛……

  但明明是在尽忠报国,却要被自己的同胞们鞭打、陷害,何其委屈?

  “后生,岳某的冤屈,可曾得雪?”

  “二十年后,宋孝宗赵昚即位,为您平反了这场冤案。”

  郑逸宁看向岳飞,告诉岳飞这些的时候,他并不为岳飞感到开心。

  死后,还蒙受冤屈二十年,纵然天下百姓心中都有一本明账,可是,却极少有人敢于发声……

  一个多么昏暗的世道……

  若非二十年后,又有敌兵重振旗鼓而来,宋孝宗接受了史浩的建议,选择为岳飞平反,以安抚当时的武将之心,让他们积极备战的话……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