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典藏华夏:开局对话李世民

第51章

  第51章

  “诸位都是我大明的栋梁,难道是第一天认识朕么?”

  “瓦剌算什么?鞑靼算什么?朕现在要不是考虑到财政不够,早就御驾亲征,把他们通通灭了。”

  朱棣的声音随意中透露着霸气:“但是现在,国家既然没钱打仗,那为什么不去做一些能够利国利民的事情?”

  “我大明朝的文官文人们,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吧!”

  他霸气言道:“朕就是要修撰永乐大典,这不仅仅是为了当世之人,可以掌握到更多的东西,更是为了后世的千秋万代!”

  “尔等仔细想想,从秦朝开始,到我们大明朝,这上下千年之间,我们华夏有多少典籍,或被烧毁,或在战乱中遗失,多少医术和技艺不是找不到典籍,就是已经失传!”

  “我让你们去搜寻这些典籍,将它们汇总于一处,为我当世后世,千千万万的子民,总结出一部集华夏文明之大成者书籍,怎就不可?”

  朱棣起身,走到了这位三大老臣面前,先是注视着最左边那个,然后注视了眼中间,和最右边那个,不怒自威:“朕,难道不是让百姓修生养息了么?”

  “朕让你们编撰永乐大典,难道你们在这个过程中去祸害百姓了么?”

  “后世提起永乐三年的时候,总不能让他们说,啊,这个皇帝在没打仗那几年只知道享受,什么都没有为自己的子民去做吧?”

  “朕莫非白养了一群文人不成?”

  中间的老臣叹息道:“可是陛下,眼下最关键的,不是百姓们有没有在修生养息,而是我们国库的钱两实在不够了。”

  “再这样下去的话,一旦地方有难,国库将无法拨出任何钱两啊。”

  “作为户部尚书,微臣有必要提醒陛下,切不可因为永乐大典,而失去了民心。”

  朱棣点了点头,嘴上却是不屑:“呵!你还好意思说你是户部尚书?”

  “国家缺钱了,你不是来给朕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,而是来跟朕说,啊,陛下,国家没钱了,你省省吧?”

  “朕需要的是这样的户部尚书么?”

  “这……陛下,微臣切不可让陛下省啊,微臣也不反对修撰永乐大典,只是希望能够往后推迟几年……”

  “往后推迟几年,大明的钱两才更加不够!”

  朱棣罕见发怒,振臂一挥,指着一直摆在龙位后面的地图说道:“你们看看大明的边境!”

  “瓦剌也先、鞑靼部落、亦力把里,这些国家哪个现在不是对我大明虎视眈眈!”

  “朕现在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,朕早晚是要把他们彻底打趴的!”

  “朕绝不做守成之君,朕就是要开疆扩土!”

  “永乐大典,也是必须要修的!”

  “你们是要现在就和异族开战,还是继续修撰永乐大典,现在!马上给朕一个答复!”

  朱元璋没想到自己的棣儿竟然如此霸气,忍不住赞叹道:“棣儿不愧是朕的儿子,有他坐镇的朝廷,肯定不会出现权臣,这点比朕做得还要好!”

  郑逸宁知道朱元璋指的是胡惟庸,但是现在还不是跟他聊这些的时候。

  他正视朱元璋,笑问道:“陛下觉得,朱标和朱棣,哪个更适合做皇帝呢?”

  这是他给朱元璋的第一个问题。

  朱元璋顿了顿,像是在思考。

  他起身,在应天殿上,徘徊了几步,若有所思道:“以标儿的性格,只怕守成有余,扩土不足。”

  “在标儿手中,大明可能会成为一个富庶,没有内忧的国家……”

  “他也可能会派郑和六下西洋,但是以他的性格,怕是不会在户部钱不够的情况下,去修永乐大典。”

  “至于亲自打到斡难河畔……”

  朱元璋摇了摇头:“标儿怕是难以做到。”

  “不仅仅是标儿,在朕的所有儿子中,只有棣儿,才有这样的魄力和能力。”

  “以前朕倒是忽略了,现在看来,棣儿确有帝王之才,朕怎么就挑了个乳臭未干的朱允炆?”

  朱元璋叹了口气,但随即,又摇了摇头。

  “朕觉得,棣儿也只是威严有余,但恩,却是不够!”

  “这些应该都是大明的有功之臣,他这么光下马威,不施恩,怕是难以服众,从这点来看,朕倒觉得,标儿要比棣儿强一些。”

  “陛下何不再往下看看?”郑逸宁玩味道。

  他也不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,但是朱棣若只是这么简单的话,他就不是永乐大帝了。

  郑逸宁挥了挥手,刚才停下的时空之镜,再次变成了动态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