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难言之隐
这小子娶了相爷家的二小姐,偏偏骨子里藏着寒门子弟那点自卑,母子俩怎么看都觉得这媳妇儿总是高高在上,掐半个眼珠子瞧不上人。
尤其是原身,成天变着法子找茬,变着法儿打压那位相府千金。
正赶上后来周易行的老相好找上门,原身可算逮着机会,自以为找到了整治儿媳的妙计。
真是人不作不死啊,相爷哪里是好惹的……
三儿子周易开,今年才十四。
家里出了两个秀才,他也跟着沾光,被县城里的大户吕家相中,送去做了陪读书童。
不但管吃管住,每月还能领月银,这多好的事儿啊!
谁料那吕家少爷表面用功,背地里却是个混不吝的纨绔。
不但把周易开带歪了,还经常偷偷带他去青楼胡闹。
结果玩得太疯,竟把他的命根子给弄废了。
这也导致他后来性情扭曲,连续娶了几任妻子,都虐待至死。
“周易开是在盘庚三十年,刚满十五岁成人的时候出事的……”
还好,这小子今年才十四,还有时间补救。
既然现在是她颜笙替周林氏活着,为了自己的安稳晚年,说啥也不能让周易开走上歪路,得早点把他弄回来,好好掰正掰正!
“阿奶。”
门外传来周馨儿怯生生的声音,“馨儿把鸡蛋吃了,您别生气了好不好?”
颜笙推门出去。
正在劈柴的周易言一见娘出来,忙撂下斧头凑过来赔笑。
瞅着周馨儿,颜笙脸色柔和了些,伸手揉了揉她的脑袋:“乖。”
随即扭头问大儿子:“周易开什么时候回来?”
周易言听得直发愣,娘向来最疼二弟三弟,从来都是“行哥儿”“开哥儿”地叫,今天突然连名带姓,看来气得不轻。
可他压根不知道娘在气啥,只好赔着笑说:“后天二弟私塾休息,三弟一般都趁这天跟老二一块儿回来。”
颜笙一想,是这么回事,那就不急在这一两天了。
一转眼,瞧见灶房里挺着大肚子忙活晚饭的大儿媳张氏,她不满地瞪了大儿子一眼,但怕让人瞧出来太多异常,到底也没多说啥。
这时,院里扭进来一个四十出头、手捏绢帕的妇人,人还没到跟前,笑声先飞了过来:“周家嫂子,在家呐?”
“杨媒婆?”周易言见到这位乡里有名的媒人,放下手里的活儿迎上去。
看到这女人,颜笙眼睛一转,媒婆?那应该是那事。
上一世就是这个时候,这媒婆来给原主的二儿子周易行说亲,说的正是后来那个搅得周家鸡飞狗跳的老相好。
而周林氏把这二儿子当眼珠子疼,寻常姑娘哪入得了她的眼?当场就回绝了。
谁知那姑娘也是个狠角色,竟在周易行返乡必经的小树林里整了个美人计。
周易行那初哥哪能忍得住,当场就地正法,惹了一身骚。
杨媒婆看着颜笙的脸色不对,心里一阵嘀咕,也不敢多待,随既扭着腰起身:“我就路过顺道来看看,您忙着,我先走了!”
说媒这事得挑主家心情好的时候,今儿这气氛可不合适。
颜笙挠了挠头,难道记错日子了?
不管了,等老二回来那天,说啥也得去一趟小树林。
颜笙进屋时,大儿媳张圆正端着饭碗出来。
桌上摆着三碗饭,其中两碗是堆得冒尖的白米饭,剩下的一碗是清可见底的米汤。
张圆给自己盛的,也是同样稀薄的米汤。
“娘快坐,张圆今天特意烧了您爱吃的霉豆腐。”大儿子周易言殷勤地扶着颜笙入座。
等颜笙和周易言都坐定了,张圆才抱着女儿馨儿怯生生坐下。
看着眼前这米饭分级制度,颜笙心里直犯恶心。
白米饭给当家的两个,孕妇和小孩只能喝米汤?
她突然庆幸自己是穿成了婆婆,要是穿成张圆,还不得被这规矩憋屈死。
“娘,是不是饭菜不合胃口?”见母亲脸色不对,周易言以为张圆做的饭不合娘的胃口。
“把这米汤倒了。”
“就是!”周易言立即帮腔,扭头对妻女呵斥:“整天在家闲着,吃什么饭?家里哪来这么多粮食糟蹋!”
颜笙一听这话,差点想把碗摔在儿子脸上:“怀着孕喝什么米汤?去盛米饭。给馨儿多盛点,正长身体呢。”
低着头准备接受审判的张圆猛地抬起头,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要知道她嫁到周家四年,只有来客人充场面时,婆婆才施舍般让她们娘俩吃几口米饭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