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
“父皇,洛郡官匪勾连的情况如此严重,说不定抚州其他郡亦是如此,儿臣此番前去,恐怕不能第一时间完成父皇的命令,须得将这些乱象惩治了才行。”
既然要惩治,那光靠去的一行人肯定是不够的,必须得有兵马。
萧皇明白二皇子的意思,他道:“朕会给你一道圣旨,虎符交予杜晨辉,你二人若遇紧急情况,可在抚州调遣军队,派兵镇压反叛之人。”
二皇子立刻领命,“是,儿臣明白。”
萧皇:“此行艰难,你既要查清抚州官员是否清白,还需要肃清抚州山匪,还百姓一个公道,亦要不让宜州那边明白你此行真正目的,种种一切,可务必要小心谨慎才是。”
二皇子面色一肃,“父皇放心,儿臣一定谨言慎行,必不让父皇失望。”
“嗯,你此行不必急于时间,将事情办妥才是最要紧的。”
萧皇提笔写了份圣旨,交给二皇子后,便让他先回去准备,别误了明天行程。
二皇子走后,在旁边当了半天的木头人的萧长卿见状,便也准备告辞。
“你站住。”
萧长卿打住了。
他瞅一眼他爹,不知道对方还有什么事要说。
萧皇道:“明日,裴石南要在朝堂上说锻钢、重铸军中武器一事,你到时候给朕放聪明点。”
萧长卿:?
他有些懵,不是很懂裴大人说事,与他何干?
萧皇觑他一眼,“这锻钢之法不是你先提出来的吗,裴卿那边好不容易才着人弄明白,从而打造出了新武器,如今提重铸军备一事,你难道不该出力?”
“可我就是个七品小官啊!”
萧长卿觉得老头子在开玩笑,“儿子又不是工部的人,裴大人提重铸军备这事多得罪人,那得花多少钱啊,户部穷嗖嗖的,重铸军备几十万贯,这是要让其他部门都喝西北风呢!”
重铸军备是个大项目,虽说参与这事的人很容易从里面捞点油水,但这油水也不是谁都能捞着啊!
捞来捞去也基本都是工部以及兵部占大头。
而最主要的是现在非战时。
除了涿州边境那边,会跟北胡时不时有一点小摩擦发生,整个南陌基本上都处于一个和平状态。
重铸军备?
没多大必要。
大部分文臣不会乐意花这份大钱的,那样他们自己的部门就没有油水了。
萧皇毫无所动,顺便提醒他,“你乃兵科给事中,重铸军备,亦与兵部有关,身为给事中,你参与此事责无旁贷。”
对于老头子缺大德这个认知,萧长卿在第二天早上三点就被小桌子叫醒时达到了顶点。
三点啊!
凌晨三点就被叫起来,这个点鸡都还没起床!
萧长卿一上马车就瘫在了座位上,摇摇晃晃还没等他完全睡过去,担任马夫的方文成就在外提醒他。
“殿下,八殿下的马车在前面。”
在前面又怎样?难不成还指望他下去打招呼啊!
怨气满满还困得要死,萧长卿暂时没心情理他八哥。
“走走走,到了午门外再说。”
上朝的臣子们都是要先在午门集合,等待宫门开后才能进去的,所以萧长卿真不急跟他八哥打招呼。
从王府到午门,马车在夜色中不紧不慢行驶着,中途遇到不少同样朝着午门去的大臣马车。
街道上只有车轱辘碾在地面上的窸窣声。
萧长卿眯了个短暂的回笼觉,等到他被方文成叫醒的时候,午门已到。
车帘被同样担任马夫的丙十五撩开,萧长卿睡眼惺忪,没啥形象地扶着他的官帽就下去了。
下车时趔趄了下,方文成不动声色地扶了他一把,顺便小声提醒,“殿下,御史在看着呢。”
一听御史,萧长卿精神了。
他吸了口气将背挺直,机械地瞪大了眼。
所谓御史,就跟那个上学时期的纪律委员一样。
官员中若有咳嗽、吐痰、步履不稳重,或形象不端正等的,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。
然后等奏事完毕之后,御史和鸿胪寺官员便先后出班,奏报早朝期间的官员失仪情况,然后一律进行惩处。
社死都是次要的,主要是怕罚钱。
萧长卿在凌晨的寒风中醒了神。
朝会时间差不多是在五点到七点,从前有皇帝体恤朝臣,特别在皇城内建了多处朝房,专门给朝臣们休息等候。
而这些朝房,差不多也是按照官职大小身份来排的。
萧长卿头回上朝不清楚,是被宫人们引到一间朝房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