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
因为知晓萧长卿是个什么德性,八皇子在一开始就关注了他。
在看到他垂头久久未动的时候,八皇子就知道坏事了。
这混账估计又给睡过去了!
堂上,御史目光如炬,眼观六路,正仔细观察着朝堂上的每一位臣子,瞅见不认真的就记小本本。
御史的眼神落在垂头睡着了的萧长卿身上,刚要记下,他突然就想起这人是谁了。
九殿下!
那个被陛下头一回封了给事中的九殿下啊!!
御史一下给整沉默了。
这怎么皇子还能在朝堂上睡着的,是不是也太不讲究了点?
所以他这是记呢,还是记呢?
整个早朝差不多也就四部分内容:接见入京离京人员,处理边关紧急要务,处理一般朝政要务,最后就是处理失仪官员。
前面都没啥好说的,南陌最近算得上是风调雨顺,臣子们这段时间,基本上也就是说些平常的政务,然后收拾收拾就下朝回家。
本来大家以为今日也是这样,哪晓得工部尚书裴石南突然给站了出来。
“陛下,臣有事要奏。”
重头戏来了。
萧皇端正身子,严肃颔首。
“裴卿有事直说。”
裴石南:“启奏陛下,微臣所言,与军中武器有关。不日前,工部新得了一锻钢冶铁之法,用此法锻造出来的武器,较之先前要更加锋利、轻盈…是而臣恳请陛下,用此法重铸军备!”
一旁的齐三太倒吸一口凉气。
“什么莽夫居然想要从我这儿掏钱!”
不用等其他人什么反应了,齐尚书第一个站出来反对。
“陛下,重铸军备乃大事,须得同六部一齐细细商议,万不可草率应下啊!”
齐三太拒绝的理由很正直,“陛下,南陌至今已有十年未有战事,边境安稳,重铸军备一事无需急躁,若有难,或可只重铸两万副即可。”
“陛下!臣认为齐大人所言非实!”
杜大海倏地就站了出来,一米九的壮汉个头远超其他大臣,一脸刚毅,信誓旦旦。
“精良的军备,于军队而言乃如虎添翼!若真如裴大人所言,新的锻钢之法可打造出更厉害的武器,那为何不未雨绸缪着?难道真要等到有敌来袭,决定开战一日,才急匆匆去铸造军备,这样岂非本末倒置,误了时机?”
齐三太立刻反驳:“何时有敌来袭?太尉大人可是能未卜先知?南陌境内百姓安宁,边境偶有摩擦,但军中将士尚能应对,重铸军备实属没必要!”
杜大海竖眉,“何来没必要?今日未有,不能确定明日未有,难道敌军来时还同齐大人下发帖子告知一声?齐大人你这分明就是毫无居安思危之心!”
齐三太冷笑,“居安思危也得有危可思,若分明只是妄想无用之举,那本官宁愿做个愚笨之人!”
“你!”
杜大海气急,“你愚昧!”
齐三太翻白眼不听。
杜大人到底还是“功力”浅了啊,看来还是对他上才行。
文臣中,兵部尚书公孙止默默摇头,默默站了出来。
“启奏陛下,臣认为杜大人所言甚是,重铸军备,不止能让军中将士伤亡减轻,亦能震慑敌军。”
留着小胡须的中年男人站在堂上,言语诚恳,“若军中将士身上穿的盔甲,手中握的武器皆脆弱不堪,那哪怕将士们各个以一当百,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是以,臣也认为应该重铸军备。”
齐三太刚要说话,旁边的端木景就开口了。
“陛下,臣认为公孙大人所言不差…”
齐三太眼一瞪。
“但齐大人的话也并非毫无道理。”
端木景继续道:“重铸军备一事,于军队而言的确至关重要,但如今南陌战事不起,重铸军备又是一笔巨大消耗,于国库而言委实是一件负担,若这中间南陌境内有天灾人祸发生,恐难以维系,是以臣认为,重铸军备一事可做,但却需酌情再议。”
此话一出,同意重铸军备的人几乎都皱起了眉。
尤其是公孙止,那是直接吐了口胸中浊气。
听得此话的萧皇瞥了眼萧长卿的方向。
没几个人注意的给事中桌案,萧长卿睡得昏天黑地。
刚才大臣们之间的争吵,那是半点都没有惊动他的。
萧皇心中气恼,假意轻咳了一声。
然后萧长卿就被他上峰一肘子戳醒。
“唔!啊…”
睡得人事不知的时候,腰间突然一痛。
萧长卿直接惊醒,抬头望向朝堂,对上那好几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时,手中笔都给握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