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次南音是为了采访镇上一位书法大师,可以一手双笔,同时写出完全不同的字体。
有什么意思,无它,为手熟尔。
这个采访本来不是南音的,她也没兴趣,可一大早老板对她说,原来要去采访的人重感冒,嗓子都发不出声儿,其他能去的人刚巧都请了假,还是不得不批的那类,扭了腰的崴了脚媳妇生孩子的。
所以,众望所归,没得再推。
听起来就很不靠谱对吧,但是有什么办法呢。
南音一边感叹打工人命苦,一边小心的避开地上的青苔和积水。
直到……说好的桥呢,这玩意儿是桥?南音望着面前小河发愣。
手机地图上显示这里有一座桥,可眼前是一条直径不到一米的采暖管线,真不愧是good地图,可别太离谱。
这管子看着就打滑,别一会也要和老板请假,因为掉沟里了。
望了望四周,河边有个木板搭的小棚子,支了个书摊,一个干瘦的老头坐在马扎上,半眯着浑浊的双眼,正在给鸟笼里的鸟喂食。
有点像小学时学校门口能租书的那种。
这可真够古老的,现在报刊亭都撤销了,这儿还有书摊呢。
“大爷,请问这儿还有别的路可以过河吗?”
南音走到书摊旁。
走近了发现鸟笼里养的不是鸟,竟是一只松鼠,不是宠物店里那种尾巴秃秃的土黄色,而是有着毛茸茸大尾巴金黄色的松鼠,看起来养得很好,皮毛油亮,腮帮子鼓鼓的塞满了松子。
“过河啊…喔,那上面本来有个板板儿,不巧昨天掉了,一会儿就有人来放个新的,姑娘你坐下等等吧,绕远路得绕几个点呢。”
老头又掏出一个马扎递给南音。
没办法,南音给大师打电话说明了情况,坐到书摊旁的马扎上,打算看看那只漂亮的松鼠。
却发现它已经钻到木头小屋里,只露出半个毛茸茸的尾巴。
“大爷您这松鼠养的可真漂亮,而且这品种的好少见到家养的呢。”
“嘿嘿,那可不,这小家伙灵得很,它现在藏食儿去了,不然能叫出来让你玩玩。看看书吧,我这儿的书别处可也看不着。”
南音往书摊上看去,嗯真的是五花八门,而且有很多都非常冷门,或者说…邪门,比如《乌克兰拖拉机简史》,《土兵如何修理留声机》,或者《农民进城防骗手册》。
每一本看起来都不太正常,放在一起竟然就觉得…没什么奇怪的。
南音伸手去拿一本《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》,毕竟是多年的老球迷了。
看着手里的《景龙文馆记》,南音有点懵,我刚才好像不是想拿这本吧,我想看啥来着…咦,这本书似乎不是出版社印刷的,看起来像是…手抄本,且纸质古老,像是流传下来的古本。
有点儿意思,随手翻开一页,「昭容母鄭方妊,夢巨人畀大秤曰:持此稱量天下……聰達敏識,才華無比。
天后聞而試之,援筆立成,皆如宿構……恆掌宸翰。
其軍國謀猷,殺生大柄,多其決。
」因为是手抄本,又年代久远,部分字迹模糊不清,读起来有些吃力。
但不知是这雨中古镇的景致感染,南音竟看得入了神。
“姑娘,可以过河啦。”
耳边传来老头的声音。
“好的,谢谢,您这儿的书确实不同寻常。”
南音回过神来,向老头道谢。
望向河边,发现那采暖管道上已经铺了一层木板,有绳索加固着。
动作真快呢,都没注意啥时候就装好了。
“哟,我的书都是给有缘人看的,既然你喜欢,这本书就送给你吧。”
老头看了眼南音手中的《景龙文馆记》。
“不用不用,谢谢啦。我都好多年不看纸质书了,现在都看这个。”
南音放下书,晃了晃手机。
“姑娘啊,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,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哟,你遇上了,就拿着吧,不收钱。”
老头不死心,拿起书还想递给南音。
“听说过。可是呀,我不信命。大爷再见!”
南音起身走向河边刚铺好的桥,书堆里那本防骗指南没看过我也能知道,里面肯定有一条
“免费的才是最贵的”
,哼,还有缘人呢,糊弄鬼去。
“唉,还有一句话呢,是福走不了,是祸躲不过……”
老头望着南音的背影喃喃自语。
南音不是纯粹的无神论者,她经常会想如果穿越了,如果遇到什么机缘开始修仙,如果接到霍格沃茨的入学通知书……但是这回是真的撞鬼了,而且还摆脱不掉,一时间很难平复心情。
回忆着白天发生的事情,对着空调骂了好一阵,总算稍微冷静下来,只能帮上官婉儿去找那什么印记了。
孤本……书摊的老头肯定也知道些什么,不然他怎么会死乞白赖的要把书给我,而且他肯定也翻过那本书,上官婉儿怎么不找他?只能再去一趟邬镇,还好明天是周末。
第二天一早,南音看着镜子里的自已,脸色有点像昨天上官婉儿那般苍白。
以前通宵赶稿也没这么憔悴呀,别是被女鬼吸了精气……应该不能吧,碰上这种事情,谁能好得了。
也懒得化妆了,只涂了点口红,省得看起来脸色太差,随便扎了个马尾,就匆匆出门了。
在大巴上等发车的时间,南音查了查上官婉儿提到的两个人。
武平一,武则天族孙,武周时期,畏祸不与事,隐嵩山,修浮屠法,屡诏不应。
中宗复位,迫召为起居舍人,修文馆十二直学土之一。
明皇初,贬苏州参军,整理手书了《景龙文馆记》。
一行和尚,编纂《大衍历》,封大惠禅师,其历数阴阳之学不输袁天罡、李淳风。
嗯,看起来这个一行和尚是唐玄宗时期的方土,为玄宗打压异已。
而武平一这个人,武则天时期怕惹事儿不肯入仕,想来是因此捡了条小命……
“师父,是师父吗?我是雨林呀!”
耳边传来清脆的声音,打断了南音的思绪。
转过头,发现身边的空位上坐下一名女生。
两条小麻花辫扎着小熊,有点胖嘟嘟,娃娃脸,和记忆中的邻居小姑娘重合起来,五年没见,竟然感觉一点也没变。
“哎哟雨林呀,什么时候回国的呀?”
晏雨林,南音以前的邻居,当时特别喜欢跟在南音身后玩,因为南音喜欢越剧,雨林也感兴趣想学,就拜了师父。
五年前南音毕业后来了现在的城市工作,联系渐渐少了,听说她出国留学了,没想到竟在这里遇上。
“上个月就回啦,爸妈带着我到处见亲戚朋友,跟展览一样,烦死了…然后师父你知道嘛,展览完以后,他们就让我自已一边玩儿去,他们忙着照顾皮蛋,还记得皮蛋吗,我们家那条狗狗嘛,都不知道谁是亲生的……”
“我就自已跑出来旅游啦,不过我才不喜欢去那些什么风景名胜,全是人,没意思得很。我喜欢去神秘的地方探险,听说邬镇就有历史耶,没想到竟然碰到师父了,遇到亲人了呀呜呜呜…”
这雨林,真是和以前一模一样,话多且密且无用……
唉,本来遇到老朋友是开心的事情,可是南音这一趟可不是去玩的,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危险,她并不想把雨林牵扯进这件麻烦的事情,只能到镇上时找个理由分开行动了。
在雨林吧啦吧啦没停的说话中,车到了邬镇。
南音正琢磨找个什么借口自已溜去书摊,却发现今天镇子和昨天相比,格外的热闹。
问了问路边的一个镇民,原来今天是邬镇特有的赶秋节,说是请了杂耍班子,大伙都赶着去看。
“哇运气真好,一来就碰到好玩的!”
雨林兴奋的拉着南音朝镇民指的方向走去。
来到戏台附近,人还真多,几乎将戏台围得水泄不通。
嗯那就假装人多走散了吧,借口都不用找了。
南音正想着,忽然发现不用假装,是真的走散了。
南音挤出人群,掏出手机找到书摊的位置。
不远,绕过一排小楼房就到了,还能听到戏台处的锣鼓声与嬉闹声。
河边的木板棚子,似乎和昨天一模一样,老头的姿势神态都没有变过,眯着眼睛晒太阳。
“哟,姑娘又回来啦!不听老人言啊,我昨天说什么来着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