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,奸佞之臣
朱由校刚坐下没多久,就召来了锦衣卫指挥使田程宏,神秘兮兮地吩咐道:
“田指挥使,七日之内,朕要知道所有大臣的家底!不论官职大小,一个都别漏!”
“记住,在事情有结果前,别让任何人知道!”
田程宏一脸严肃地点头:“臣遵旨!”
等田程宏退下,朱由校坐在御桌前,托着下巴开始思考人生:“既然来了这个世界,总不能白来一趟吧?什么鞑子、什么东林党、楚浙党,统统都给朕坐下!”
正想着,门外的侍卫来报:“陛下,内阁首辅黄成检求见。”
“让他进来!”朱由校挥了挥手。
黄成检佝偻着身子,小心翼翼地走进来,低头道:“陛下,登基仪式取消了,咱们怎么向百姓交代啊?”
朱由校一听就火了:“朕在建极殿不是说了吗?照做就是,哪来这么多废话!”
黄成检一愣,心里嘀咕:“皇上以前可从没这么凶过啊,这是怎么了?”
还没等他反应过来,朱由校又补了一句:“这种小事也来烦朕?朝廷给你那么多俸禄,你就这点本事?”
黄成检顿时慌了,扑通一声跪下:“臣无能,臣该死!求陛下饶恕!”
说完,他赶紧溜之大吉,生怕多待一秒就被砍头。
赶走黄成检,朱由校开始批阅奏折。
他翻了半天,终于找到一封看上去“正经”的折子,结果打开一看,差点气吐血:
“微臣广西巡抚吴义,顿首百拜。六月,南宁府共降七次雨,积九寸二厘,恭请皇上观赏。”
朱由校:“……”
“下几场雨也要写折子?还特意用驿马送到京城?这人脑子进水了吧!”
他气得把折子扔到一边,又拿起一本,结果还是吴义的:
“七月,南宁府共下两场雨,雨量三寸八。”
朱由校差点掀桌:“我|操|你|阿妈!这是把朕当天气预报员了吗?”
他冲着门外大吼一声:“来人!”
一名护卫赶紧跑进来:“陛下有何吩咐?”
“去把黄成检那老货给朕追回来!”
“是!”护卫转身就跑。
没过多久,黄成检满头大汗地跑回乾清宫,还没来得及行礼,就被朱由校劈头盖脸一顿骂:
“通知各州官员,没用的破事别来烦朕!”
说完,他把吴义的折子狠狠拍在黄成检脸上:“从广西到京城,二十天的路程,就为了告诉朕下了几场雨?你们是嫌驿站的马太闲了吗?”
黄成检一脸懵逼,心里直犯嘀咕:“皇上不是天天做木工吗?怎么突然开始批奏折了?这不对劲啊!”
他从乾清宫出来,整个人都是懵的。回到内阁,一群大臣立刻围了上来:“阁老,皇上那边有什么动静?”
黄成检晃了晃脑袋,低声说道:“皇上是复活了,但性情大变!居然开始亲自批奏折,还骂广西巡抚浪费驿站劳力。”
说完,他把吴义的折子随手扔在桌上,一脸忧心忡忡。
按说这些话不该对外人讲,但现在的内阁全是魏忠贤的党羽,黄成检也没打算隐瞒。
施钦誊不以为然地说道:“阁老多虑了,俗话说‘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’,皇上估计就是心血来潮。我府上有几个手艺不错的木匠,回头给魏公公送去,保证过几天皇上就恢复正常。”
其他人纷纷点头附和,都觉得朱由校只是一时兴起,过几天肯定又回去做木工了。
而此时,朱由校正盘腿坐在御桌前,认真翻阅奏折。
“请安的?扔一边!”
“报丧的?扔一边!”
“下雨的?扔一边!”
到最后,他手里只剩不到一百份奏折。
“陕西干旱,澄城有贼人王秦谋反,澄城失守。”
“几位大臣揭发魏忠贤在民光庙的所作所为,请求降罪。”
“南京御史刘成上奏,要求整顿吏治,加强农业生产。”
朱由校看得头晕眼花,忍不住吐槽:“崇祯当政十七年,日夜操劳,结果还是亡了国。这工作狂的精神值得学习,但治国能力差的一逼。”
他在奏折上做了记号,随手扔在桌上,对门外的小太监招了招手:“把这些没用的折子收好,别弄丢了!”
“是!”小太监赶紧叫人来帮忙。
朱由校伸了个懒腰,负手往坤宁宫走去:“忙了一天,肚子都饿扁了。奏折什么的,明天再说吧!”